师训招生公告 : 溫州正春书院池老师弟子规与品德生活師資養成班腾讯线上课, 为期一年半.第二段09/11开课.洽询请加池老师微信cclachih
首頁
1
網頁導覽
2
正春書院教學與師訓園地
3
@弟子規進幼兒園4
https://www.ccla.url.tw/ 中華文化生活網
中華文化生活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
歡迎瀏覽正春書院弟子規進小學網頁 1997年正當台灣文建會(現在文化部前身)在全省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當下,當時的池學文獸醫師在一個偶然的機會,接觸到這個關懷鄉土的理念,開始嘗試著對社區孩子的教育關懷.  為了關懷孩子們的教育,池醫師成立"讀經班",邀請當時高雄市讀經學會張朝傑理事長擔任講師.首次借用壽山寺場地開班授課,也接受高雄市淨宗學會的教材支援,後來發現必須有一套教育系統,逐而成立"正春書院". 書院成立後首先在高雄河濱國小培訓第一期師資.當時仍以一班讀經方法作觀摩教學.後來發現必須有一套能讓師生接受而易於操作的教學方法,後經池醫師的研究學習,終於獨創了"弟子規五步統整圖像教學法",Five Steps Integrated Learning 簡稱FSIL教學法. 接下來研發教材,第一本"諺諺讀弟子規"繪本,接下來"儒學與啟蒙生活","中華晨光弟子規學習單","儒學弟子規與品德生活"及三次修訂本 ,"圖解弟子規與品德生活"等 所有正春書院的教育體系在28年來逐漸成型,成為台灣和大陸地區教學推廣的品牌.請見"我愛正春書院"詳細報導. 正春書院是從小學開始各校各班辦班教學.28年中我們的教學志工團隊老師,依據書院的派失計畫到各校去作晨光教學.部分學校校長支持也開放正課時間請我們教學品德.至今已有27所小學接受正春書院的一線教學,每班學習實成為兩年,有些學校一教已有15年者,我們的老師被學校校長喻為品德老師.書院接受無數張的感謝狀. 以下教學視頻影片,是正春書院在小學教學的部分分享和媒體報導 https://www.ccla.url.tw/hot_509386.html @弟子規進小學 2025-10-14 2026-10-14
中華文化生活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https://www.ccla.url.tw/hot_509386.html
中華文化生活網 803 高雄市鹽埕區瀨南街219號一樓 https://www.ccla.url.tw/hot_509386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10-14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ccla.url.tw/hot_509386.html

池老师自编“图解弟子规与品德生活”書籍發售中,歡迎洽詢.臺灣讀者請電0919140073 大陆简体版一套共五册,请购请加池老师微信cclachih

歡迎瀏覽弟子規進幼兒園網頁 建立日期 : 2025年1月24日
2025年正春書院幼教聯盟再應社會和家長的需求下,接受高雄市私立幼兒園和準公共化幼兒園聯盟申請. ...意者請洽電正春書院幼教聯盟負責人池老師0919140073 

  • 台灣正春書院以"池老師兒童弟子規"為品德教育品牌. 在台灣當局"去中"的意識形態作祟下,不再教孩子品德了.這種失去教育意義和實質內容下,所謂"幼教"根本談不上"教育=長善救失"的教育本質.令家長們憂心.因此,正春書院自2010年起,組織"幼教聯盟"積極培訓17期的教師團隊約350人,投入一線教學,同時有17所高雄市私立幼兒園也參與"弟子規與品德生活"的教學工作.有些家長打聽哪家幼兒園有教"弟子規與品德生活",才會讓孩子去入學.
  • 正春書院自1997年開始即積極研究適當的教學法,院長池學文獨創"弟子規五步統整圖像教學法,FSIL, 至2024年底又增訂為"弟子規五步思惟統整圖像教學法",讓孩子在學習過程多一些思考.以符合古代和現代進步的教育思惟.
  • 在28年的一線教學中,正春書院在池院長的領導以身作則下,教學精神可以說是教師團隊成員的標竿, 我們走過各式的教學,期望的是"把孩子帶起來,送回媽媽身邊".這已是我們的教育宗旨.
  1. 池老師兒童弟子規在幼兒園的教學,採用"直接教學法". 我們引導孩子先有正確的生活認知,告訴孩子"學校所學的,就是家裡所做的".
  2. 正春書院在一線教學,強調的是老師們要有愛心,耐心和恆心.教育愛是非常必要而重要的,我們告訴老師們"沒有教不好的孩子". 在正春書院"幼教聯盟"的幼兒園老師都會認同孩子的本善,從此出發,教中學,學中教.在每一堂課中和孩子們在一起共學,孩子的成長讓媽媽們稱讚放心.
  3. 請看"聯盟教學"幼兒園園長的話. 
  4. 謝園長分享1
  5. 謝園長分享2